2月3日,在市委、市政府召开推进“三抓三比、十项竞赛”暨工业首季“开门红”工作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后,芗城区委、区政府立即迅速组织区、镇、村干部及企业主400余名集聚一堂,全力动员各级各部门、抽调征迁干部,马上就办、真抓实干,即刻奔赴征迁一线开展工作,为西湖生态园的征迁工作,吹响了战斗冲锋的号角。
西湖生态园,作为芗城区“保护古城、提升老城、建设新城”重要一步,地位特殊、关系重大、影响深远。项目总面积约4.23平方公里,其中包括六个行政村、两个工业区,初步估算涉及拆迁建筑物总面积超200万平方米。
为此,芗城区坚持实行领导在一线指挥、干部在一线工作、问题在一线解决的“一线工作法”和“一线考察干部”的工作机制,坚持先规划后建设、先造景后出让、先配套后开发、先地下后地上等“四先四后”原则,实行“统一规划、整村搬迁、连片开发、集中配套”,着力将西湖生态园打造成为“重大民生工程”“城市建设提升工程”“和谐征迁示范工程”和“干部成长培养工程”,建设成为漳州市海绵城市、绿色城市、智慧城市示范区。
7个征迁组,分别包干开展竞赛
好马用在战场上、好钢用在刀刃上。为推进西湖生态园征迁建设工作,春节前芗城区就吹响了集结号,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、区长为第一副组长的西湖生态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,并由6名常委、3名副区长、法检两长、芝山镇党政主官当副组长;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部,成立办公室以及规划建设组、征地拆迁组、执法保障组、综合协调组等4个工作小组。
同时,该区细化到征迁工作,将涉及的村和企业分解成7个责任片区,成立7个征迁组分别包干、开展竞赛,5名常委和芝山镇党政主官分别担任各个小组组长,7名镇街主官或科局长担任副组长,各自点兵选将,打破行政区域,通过毛遂自荐、组织认可挑选的双向选择方式,从经验丰富的优秀干部、35岁以下后备干部、市下派挂职干部、社区干部和人大政协等单位抽调300余名干部,组成一支想干事、敢干事、会干事的征迁队伍,奔赴西湖征迁一线。从领导到骨干,都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、强悍的战斗力,规格前所未有,力度前所未有。
实干论英雄,每周一通报每月一评比
为担当者担当,为负责者负责,让不谋私利、攻坚克难的干部有锐气、有底气、不泄气,让“想做愿为、会做善为、能做敢为”成为基层一线应有的工作氛围。针对这样一项力度空前、规模巨大的项目征迁工作,始终保持良好的战斗力是打赢胜仗的重中之重,多层次全方位的正向激励、负向约束正是确保战斗力、凝聚团结度的最有效保障。
“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”。芗城区几易其稿、反复斟酌,制定出《西湖生态园正向激励办法》《全区党员干部职工在西湖生态园项目中坚持“六带头、六不准、六严禁”规定》,以实实在在的举措,坚持干部在一线锻炼、一线选拔的用人导向,真正让敢抓敢管、亲力亲为、实干实效、干净干事的人脱颖而出,以实干论英雄、以实绩用干部。同时,定责与践诺并重,奖励与惩罚并行。各工作组将通过微信工作群、督查通报、手机短信等各种形式,实行“每周一通报、每半月一调度、每月一评比”,实现赛场相马,沙场点兵。对进展快、完成任务的,兑现完成重任就重奖;对进度慢、完不成任务的,实行“倒扣分”制度,必要时启动约谈问责。
此外,芗城区将突出“三抓三比、十项竞赛”,加快推进辖区内南湖、西院湖、万亩蕉海、四季花海等“五湖四海”项目,全面铺开、加快推进金塘路、漳罐片区、芝山大桥、益民北路等重点项目征迁工作。至目前,涉及三个镇的金塘路征迁项目已有两个镇完成征迁工作;漳罐片区已基本完成居民房的签约和封房工作;芝山大桥征迁项目已基本完成全部丈量工作。
芗城区表示,新的一年,将凝心聚力、奋力拼搏,抓好工作落实,完成目标任务,为建设富美新漳州,再上新台阶,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