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海图鉴 没到厦门挖过海蛎子,就不知道有多快乐!
6214 阅读 2020-11-06来自:泰禾厦门湾 01.
“海中牛奶”
闽南人的生蚝情节
生蚝,俗称“海蛎子”。在西方,牡蛎曾被称为"海之奶",在《圣经》中被誉为"海之神力"。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有"天上地下,牡蛎独尊"的题句。清代福建总督李鹤年也曾有诗赞日:"蛎房风味胜江瑶"。
“海中牛奶”牡蛎 图 / 摄图网
无论山珍,还是海味,如果没了情感记忆在其中,也不过只是一道道食材罢了。这种心境在物产丰饶的闽南地区尤其如此。海蛎,于闽南人来讲,就像东北人饭桌上的酸菜,四川人饭桌上的辣子,普通,日常,却不可缺少。
牡蛎火锅 清甜爽口 图 / 百度
闽南人过年,有“围炉”的习俗,除夕之夜,一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吃火锅。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,火锅食材愈加丰富,鸡鸭鱼肉都可下锅。但无论花样有多少,海蛎一定是不可或缺的一样食材。海蛎干,用来熬煮锅底,入味提鲜;鲜海蛎,则直接下锅,火锅汤也变得白嫩清香,还带着一丝微微的甜味,更可作为当地妇女坐月子的必备补品。
蚵壳厝 墙面由海蛎壳修建 图 / 百度
海蛎对闽南人的哺育,不仅在饭桌上。在古建筑保留完整的渔村转一圈就会发现,那些用海蛎壳修建的蚵壳厝(“厝”即老屋),最年轻的也已经超过百年,经过风吹日晒,虽然有的地基残破,但洁白的海蛎壳却完好无损。在当地有“千年砖,万年蚵”之说,海风腐蚀性强,连红砖都顶不住,海蛎壳却可以有效抵抗海风侵蚀,还能做到微微透气,房子住起来冬暖夏凉。
02.
海岛多蛎子
亲手“破蚝”才够味
厦门湾地处北纬24°,年平均气温为21.8℃,夏无酷暑,冬无严寒,空气质量率达99.18%,水质优良率99.6%,气候与无污染的海水水质非常适合近海海产品生长,特别是适合海蛎子这一类的贝类海产品生长,与其他地域的海蛎子相比,闽南的海蛎子味道更加鲜美,壳薄肉大,而且肉质紧。
赶海季 实景 / 摄于厦门湾
厦门湾近海潮间带,那潮来而隐、潮退而现的“蚝堆石”,就是“蚝仔”的生息之所,更是养殖户生活和希望的寄托。唐代韩愈《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》写到,“蚝相黏为上,百十各自生”。
海边礁石:蚝仔生息之所
海蛎子的繁殖能力极强,只要有一个,很快就会蔓延成一片。海滩的石头上,处处能见到它们的身影。海蛎子对它所依附的石头没有太多的要求,只要它够坚硬,能够支撑它的身躯就可以了。
海蛎子的壳虽然坚硬,却阻挡不住人们向它伸出的手。它的肉质鲜美,海边的人,总会想方设法来攻破它们的堡垒。吃的欲望激发出人类的潜能,专门对付海蛎子的工具应运而生。工具的柄是用木头制成的,直径约2-3公分,在木头的顶端钻一个孔,将一个两头打磨的尖尖的粗铁从孔里穿出来。每每落潮时,海女们拿上篮子和工具,戴上头巾或帽子,到海边敲海蛎子,取下的海蛎子还包裹着厚厚的保护壳。
破蚝
“破蚝”的“破”字闽南话的意思是剖开,只有剖开“蚝埔”,进而取出“蚝仔”,才叫大功告成。“破蚝人”在蚝壳尖前端的缝隙处,将“破蚝刀”的刀口使劲插入,插入约摸感到蚝壳的边沿有松动感时,使劲向左右掰动,这时“蚝埔”平复在下的壳被掀开,白嫩的海蛎子肉便展露眼前,新鲜的肉里饱含着鲜美的汁,汆汤或是炒菜都是难得的美味。
打开坚硬外壳,白嫩的海蛎子展露出来
03.
一筷子伸到海边
N+1种食用方法
生食,能够保留生蚝在唇齿间最自然的口感,淋上柠檬汁和调味佐料,可谓大快朵颐。不过,这种食用方式,对于生蚝的要求极高,生长的海域必须干净无污染,运输途中不能有损害。打一个飞的到厦门,鲜吃一口生蚝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。
生蚝鲜吃
海边的烟火气,莫若于烤架上热气疼疼的蒜蓉生蚝,在咸湿海风中夹裹着蒜蓉的焦香,啜一口汁水,和着葱叶一起下肚,再来一扎啤酒,才算完成专属于厦门吃海的仪式感。
纪录片《人生一串 第一季》
吃过“蚵仔煎”才算真正来过厦门,两种简单食材,就能撬动你的味蕾,经久难忘。鸡蛋、蚵仔在地瓜粉的巧妙融合下,浑然天成,蛋皮发酥,内里软嫩,蛋中有生蚝,蚝中生鸡蛋,以柔美攻克了万千食客。
图 / 视觉中国、摄图网
吃海记.
生蚝,就是海的信使,闽南人通过海鲜建立了与海洋独特的连接,与海共生共融,造就了千百年来独特的渔乡记忆,是一种文化,是一种传承。
注:1、本资料为要约邀请,不作为要约或承诺,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双方签订的《商品房买卖合同》及附件等协议为准,预售证号: (2018浦)房预售证第055号、(2018龙)房预售证第018号 。2、本资料制作时间2020年11月6日,有效期7天,出卖人可能会不定期对宣传材料进行修改,敬请留意最新资料。3、泰禾集团厦门公司服务监督电话4008003249,欢迎您的监督。